疫情

11/7鬆綁防疫措施 接觸者免隔、取消疫苗令、不強制量體溫

國內COVID-19疫情連5日低於4萬多例,以穩定方向發展,邁向防疫正常生活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24)日宣布,自11月7日起,鬆綁部分防疫措施,包括解除同住家人隔離、取消疫苗令、公共場所強制量體溫等規定。

確診者之同住家人不受三劑限制,一律「0+7」不實施「3+4」。(圖/指揮中心提供)

指揮中心表示,未來國內確診者之同住家人不再限制是否有施打疫苗追加劑,同住家人全面改為「0+7」(即不需居家隔離、7天自主防疫),由衛生單位提供4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,與確診者最後接觸日隔天視為首日,當天快篩1次。

指揮中心表示,未來國內確診者解除原「7+7」的7天自主健康管理,調整為「7+0」(即7天居家隔離、後陰性則行0天自主防疫),隔滿7天後快篩陰性解除自主健康管理。

7天居家隔離,快篩結果呈陰性後得免自主防疫。(圖/指揮中心提供)

指揮中心表示,COVID-19的確診者並不一定會出現發燒症狀,作為檢測方法敏感度不高,指揮中心決定取消其強制性,即各場所可視場域需要決定健康監測方式。

指揮中心說明,世界衛生組織(WHO)於今年10月19日資料指出,BA.5變異株占比約為78.9%,BA.4變異株(含BA.4.6)占比約為6.7%,另BA.2變異株(含BA.2.75)占比3.9%;BA.5變異株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,由其演化之新型變異株BQ.1.1、BF.7等於美、加、英、法等部分國家占比增加;另BA.4.6、BA.2.75及XBB.1(BA.2子代)變異株目前在新加坡等部分國家流行。WHO進一步指出,XBB變異株已於至少26個國家檢出,具顯著免疫逃脫特性,且較現有其他Omicron亞型病毒株具增長優勢,惟尚無證據顯示致病力增加;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(ECDC)亦表示,BQ.1及BQ.1.1變異株傳播可能於未來數週至數月內導致該地區新增病例數增加,需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。

指揮中心強調,依現有研究顯示,接種加強劑疫苗對BA.5變異株仍具保護力,且為預防住院、重症及死亡之有效方式,呼籲符合條件對象加速完成接種疫苗。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,並著重於COVID-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。

指揮中心呼籲,接種COVID-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-19造成之重症、住院或死亡風險。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、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,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,以獲得保護力。

 

讀者回饋

喜歡
0
愛心
0
驚訝
0
遲疑
0
哭哭
0

延伸閱讀

留言

More in:疫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