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

腸病毒一週增近五成!今年首例重症出現 4歲童氣喘加劇+心肌炎進加護病房

疾病管制署今(6)日表示,今年國內已出現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,又下週各級學校開學,學生活動恢復活躍恐致疫情傳播風險上升,為了避免病毒於校園間傳播,籲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。

疾管署指出,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D68型重症確定病例,為南部4歲女童,於今(2023)年1月5日出現輕微咳嗽及流鼻水症狀未就醫,1月7日出現發燒、呼吸急促及腹痛等症狀就醫,隔日因症狀未緩解再度就醫,經檢查疑似氣喘加劇及心肌炎,故轉院至加護病房持續治療,經檢驗感染腸病毒D68型,1月20日由醫院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,個案經治療後病況穩定並出院。

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,截至今(2023)年2月6日,上週(2023年1月29日至2月4日)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,330人次,較前一週(933人次)上升42.6%,主要受春節連假後門診恢復看診所影響,惟尚低於春節前第2週至第3週(就診1824及2032人次)。

疾管署指出,另近期合約實驗室監測仍檢出腸病毒,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活動,下週各級學校開學,學生活動恢復活躍恐致疫情傳播風險上升,需持續提高警覺並監測疫情變化。國內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2022年累計3例,分別2例感染克沙奇A2型及1例感染腸病毒D68型,其中1例死亡(感染D68型),2023年1例,感染腸病毒D68型。

疾管署提醒民眾,腸病毒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、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、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。(圖/pexels;Polina Tankilevitch)

疾管署提醒,腸病毒D68型透過糞口、飛沫或接觸傳染,症狀以發燒、流鼻水、咳嗽症狀為主,與典型腸病毒常見的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等症狀較不相同,少數病患可能會發生肺炎、腦炎、肢體麻痺等併發症;腸病毒目前尚無疫苗或藥物可供預防及治療,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、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、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。

疾管署再次提醒,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,如發現家中幼兒有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或麻痺、肌抽躍(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)、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,請儘速送到大醫院就醫接受治療。

讀者回饋

喜歡
0
愛心
0
驚訝
0
遲疑
0
哭哭
0

延伸閱讀

留言

More in:生活

生活

中颱康芮進逼 10/30全台停班課一覽看這裡

中度颱風康芮正逐步逼近台灣,中央氣象署已發布海上颱風警報,並預計最快明(30)日在清晨5時30分發布陸上颱風警報。此颱風未來強度有增強且暴風圈有擴大之趨勢,明日外圍環流將影響北部及東半部地區,強度恐達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