領先全球! 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mRNA疫苗
Omicron 變異株席捲全球,中研院傳出好消息,團隊領先全球發表第一個針對 Omicron 變異株的次世代 mRNA 疫苗,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陶秘華、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漢忠與院長廖俊智共組團隊,領先全球發表第一個台灣自製、針對Omicron的次世代mRNA疫苗。其中使用Omicron株偽病毒測試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,比原始株mRNA疫苗高出37倍;另外實驗也證實,第3劑追加劑若施打Omicron疫苗,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可對抗目前所有變異株。
研究團隊後續製作4種mRNA疫苗模型,包含原始武漢株、Delta株、Omicron株以及混合了Delta株與Omicron株的混合變種株,並經過偽病毒測試中和抗體,結果顯示,不僅有效能夠對抗Omicron變異株,更能對抗其他新冠變種病毒。
陶秘華也特別提到,中研院在mRNA疫苗的發展策略,主要是利用現有技術發展新冠mRNA疫苗,並建立專屬相關平台,應付未來防疫不時之需。再來就是開發新智財權,包含創新關鍵原物料開發,以及生產製程技術。最後就是開發mRNA新適應症,可應用於癌症與其它傳染性疾病預防。
至於疫苗推出的時間,陶秘華強調,受資金還有國內尚未建立mRNA疫苗專屬平台等限制,疫苗研製期程目前仍是未知數。藥物從研究到生產過程其實很冗長,從實驗室、生產製造到臨床試驗都有不同階段任務,目前中研院研發的疫苗是在實驗室階段,後續要進入生產製造必須有合格原物料、藥物安定性測試、藥理及藥效分析等,才能進入臨床試驗。
不過,研究成果預計預計2月中投稿到正式期刊,將在2月投稿生物學研究預印網站《bioRxiv》,計畫將依循牛津大學開發AZ疫苗模式,團隊成員皆同意放棄研發成果的收入分配,以協助研發。
讀者回饋
喜歡
0
愛心
0
驚訝
0
遲疑
0
哭哭
0
More in:疫情
指揮中心即將解編 5/1起接種假退場、打疫苗醫療院所可酌收掛號費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表示,2023年5月1日起防疫降階,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)」將自第5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4類傳染病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(CECC)同步解編,由衛福部主政繼續 […]
新冠單株抗體適用條件再放寬 擴及3類高風險人員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7)日表示,考量國內COVID-19疫情發展,將擴大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預防性單株抗體適用對象,並視病毒變異株流行情形與使用效益,評估調整相關建議。 指揮中心表 […]
4/17起放寬公共運輸戴口罩規定 「除2場所外」大眾運輸不強迫戴口罩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7)日宣布「公共運輸戴口罩規定放寬規劃」,於醫療照護機構和救護車之室內空間須按規定全程戴口罩,其餘室內場所、室內空間,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,如疫情穩定,預計自4月17日實施。 […]
輕症者3/20起「0+N」免通報、免隔離 有症狀建議在家休息避免外出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9)日公布國內新增9,584例COVID-19確定病例,分別為9,403例本土個案及181例境外移入;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9例死亡。指揮中心表示,如疫情穩定,自20日(個案採檢日 […]